两年前的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三天后的11月15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出了60项、336条改革。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超乎市场预期,引发全球舆论一片赞扬。笔者当时在微博上忍不住写下一句:“我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的确,此次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不容低估。此前,在文革结束后的中国历史上,有两次三中全会扭转了中国历史航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可以说,这两次三中全会改变了中国命运。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十年,犹如狄更斯那句名言所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在“入世”效应推动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十年,GDP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另一方面,这十年也是环境污染失控、腐败失控、法治生态恶化、上访蔚然成风、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十年,经济社会矛盾逼近临界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宣告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中美国”模式(Chinamerica)结束,使得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变得难以回避。中国最初采取了激进的“四万亿刺激”(实际投资刺激规模远超四万亿),但刺激效应只是昙花一现。
可见,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中国内外压力不期而至,形成了“三期叠加”(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效应。
压力越大,改革需求越是迫切。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令人激赏的全面改革方案。不仅如此,中共还设定了在2020年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并成了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此,改革成为本届领导人的中心任务。
改革进展
迄今为止,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了17次会议。该小组是负责改革方案设计的顶层机构,亦是改革大业的责任主体。
到目前为止,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有:
1、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其中,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意义重大,不仅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省去了验资过程,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也消除了中国企业家时常惧怕的“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等罪名。这一改革对促进大众创业大有好处,被认为是中国就业数据向好的原因之一。这一改革,也成为习近平、李克强都公开作为正面典型提及的为数不多的案例。
2、利率市场化: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1980-1986)。2014年3月周小川公开表示利率市场化将在一两年内完成。2015年10月23日,中国央行取消所有的利率限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利率市场化能取得突破,这与互联网金融的倒逼密不可分。李克强在2015年1月考察微众银行时明确提出:要以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改革。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几年前提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由于影子银行的高利率引发银行资金大量流失,国有银行被迫放弃了对利率市场化的抵制态度。当然,中国的金融体系依然面临利率双轨制、预算软约束、刚性兑付等问题困扰。
责任编辑:news1 来自:财经导报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乔尔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
下一篇:英国应为加息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