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投融资峰会”,再一次让业界把关注点投向光伏电站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普遍认为,能源互联网将是撬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金钥匙”,但在分布式光伏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融资难问题无疑将制约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
“金融机构的支持可为新产业的启动和高速发展提供强力的资金保障,但就更需融资扶持的能源互联网的‘入口’——智能化分布式光伏而言,各大银行和保险机构目前大都持观望态度。”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中海阳能源集团董事长薛黎明的观点切中肯綮。
毋庸赘言,尽管政策层面不停释放利好,但光伏电站仍让各大银行“望而生畏”。前几年尚德破产和光伏产业寒冬给不少银行留下了的巨额债务窟窿,阴影仍未消散。因此,被列入银行“黑名单”的光伏电站业主想要融资借贷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对分布式光伏项目来说,银行还要考虑到项目收益的不确定、规划小、并网等风险,因此放贷更加谨慎。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虽然使并网的瓶颈得到了解决,但屋顶产权不明晰及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仍在制约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和发展,很多光伏电站的开发商来都承受着相当大的资金压力。”薛黎明建议,光伏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应得到保障,银行应尽早“落地”支持光伏产业的信贷政策。
据了解,银行贷款一般占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额的70%~80%,但由于光伏电站是重资产项目,从过往的投资来看,按照每千瓦8000元的投资成本来算,不少项目的投资规模动辄上亿元,甚至数十亿元,而这些资金近80%要来源于借贷。所以,即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商能够拿到银行贷款,项目开发商仍需拿出20%~30%的自有资金。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已要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实行授信客户分类管理,避免光伏产业信贷政策“一刀切”,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按照“有保有压”要求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同时,新三板市场也为领先的新能源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融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已积极行动起来,有的通过自身渠道获得了一些银行授信,还有的通过增发股票、引入私募等方式进行融资,以获得支持业务发展的资金。
针对融资难的现状和现有的政策利好,作为专注太阳能发电及光热创新综合利用的领导者,中海阳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发展资金,现已通过新三板平台完成了四轮股票增发,并受到多路资金追捧。今年3月23日,中海阳再启股票增发,若本轮股票发行再获成功,中海阳将在新三板市场累计融资9.4亿元。“未来,中海阳将坚持推进金融改革,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借政策利好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薛黎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