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缓冲击全球经济
2015-11-12 00:00:00   财经导报   评论:0

历史学家阿诺德o汤因比(Arnold Toynbee)喜欢将美国描述为一个非常小的屋子里的一只友善大狗:每次摇动尾巴的时候都会撞翻椅子。

汤因比如果现在还在世的话,也可能对中国做出同样的描述,尽管友善这个形容词不会马上跃入脑海。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显著加深,因此当中国经济中的“椅子”被撞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受到伤害。

中国股市暴跌残酷揭示出这种经济上相互依存的程度。表面看来,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金融联系是松散的。中国金融行业并未着眼海外,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放开。尽管中国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目的地,但它在全球FDI流入存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

然而,在今年夏季中国股市暴跌以及调整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之后,全球市场受到的震动远比上述联系表面上体现出的严重得多。对大多数股市来说,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是2008年以来最糟糕的。

中国引发的波动揭示出日本的脆弱性,身为亚洲流动性最强的市场,日本为之付出了代价。投资者纷纷赎回资金来应对中国市场暴跌以及新兴市场的恐慌,基金经理们不得不大举抛售日本股票以应对赎回潮。

对新兴市场来说,这种贸易联系是造成伤害最大的因素。这种麻烦有多大,可以看一看世界银行(World Bank)对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估计。这些估计表明,中国在2014年占到铝、铜、镍和锌等金属需求的一半,而且自2000年以来这些金属需求的增长大多也归于中国。中国还在2014年占到原油需求的12%,以及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世行估计,大豆、咖啡以及棉花自2000年以来的进口增长有80%归于中国。

此类破坏不仅仅局限于新兴市场。中国经济放缓打压了日本和韩国的需求,因为东亚和东南亚的供应链已经一体化。中国是全球贸易急剧放缓的重要因素。

中国出口额增长减缓,这反映出汇率高估和外部需求疲弱,而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部件比例很高,这正在影响进口。经合组织(OECD)在其最新一期《经济展望》(Economic Outlook)中估计,中国进口额增速将会从2014年的7%降至2015年的可能不到2%,其中大约一半的降幅源自于此。这是非经合组织经济体进口额下降的主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今年全球贸易疲弱的原因。

经合组织指出,由于跨国企业外国分支机构的直接销售,若单看贸易,会低估发达经济体受中国经济放缓影响的程度。美国在华分支机构的销售在2013年达到3640亿美元,是美国对华双边贸易出口额的两倍多。日本制造商在华分支机构的销售几乎是日本对华商品出口额的两倍。因此中国需求增长变弱打击了外国跨国企业的收入、利润和股价。

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些负面的溢出效应是好消息。它们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进行再平衡:消费正成为比投资更为重要的增长源泉。消费和服务部门活动的进口强度低于投资活动。

话虽如此,中国仍然正在为应对经济放缓而推出财政刺激措施,规模相当于2009年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而出台的财政扩张举措的四分之一。短期而言,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可以稍微缓一口气,一些新兴市场资产开始看上去被超卖了。但这也是中国摆脱失灵增长模式努力的倒退——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导致中国在资本配置方面极其低效。

译者/邹策

责任编辑:news1  来自:财经导报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指南
下一篇:防止经济下行失速将是中国宏观政策重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