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近日,横亘在金口河区永和镇新华村通组公路硬化与新建交界处1个多月的木栅栏应声而倒。新华村通组公路是今年实施的项目,全长8公里,其中硬化6公里,新建2公里。新建公路与硬化道路“接头”,目的是破解新华村4、5组群众出行难题。但在施工过程中,却遇到了村民设置木栅栏阻工。木栅栏是新华村4组村民罗科文设立的。因担心新建公路影响住宅,加之土地补偿协商未果,罗科文对施工方“憋了一肚子气”。(7月12日 四川日报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金口河针对“干部不下乡,坐等群众上门,群众有怨气”等实际,制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干部不下乡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关于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项治理方案》等12个正风肃纪专项治理方案。两个方案不仅明确了干部下乡的次数,还要求干部要如实填写包括“农户联系电话”、“农户门牌号”在内的《干部进村入户工作台账》,以便随时电话抽检。
笔者认为,群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憋了一肚子气,心头产生“疙瘩”,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干部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深入到群众的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的前院后院,和群众同坐木板凳上,面对面,心贴心地为群众服务,设身处地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润物细无声”对给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方百计地“心”入群众。我们的干部才可能将群众心中的怨气,心中的“疙瘩”清除,让群众心情开朗,生活愉快。
然而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却对群众心中的怨气,对群众心中的“疙疙瘩瘩”不理不问,甚至一些干部巴不得群众不把心头的“疙瘩”告诉自己,认为自己不清楚,今后有天大事都和自己无关,这样的干部并不是打心眼里关心、爱护群众。他们把做群众工作,服务群众看成自己不得不做的事,这样的干部是不可能真正地去心贴心地为群众服务的,解除群众心头“疙瘩”的。
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党员干部,乘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用自己的行动去破解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心贴心地去化解群众的不满,去除群众心头的“疙瘩”,走好群众路线。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