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来自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显示:全国有3465个乡镇政府的债务率高于100%,这意味着我国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乡镇每年财政收入还不能抵消债务,乡镇债务危机严重,有一些地方的政府欠条竟然成为“流通货币”。(8月20日 中国广播网)
湖南某镇的党委书记说,在他接任后,第一位工作就是“找钱”,以维持地方发展并从中“腾挪”还债。钱不够还给所有人,先还给谁?镇政府和当地居民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谁家有婚丧嫁娶给一点、谁家有子女升学就业困难给一点、谁家有天灾人祸给一点:“有孩子考取大学很困难的,想办法解决一部分,生老病死,想尽办法解决一部分”。笔者认为,如果乡镇党委书记的第一位工作就是“找钱”,在还群众的欠款像撒胡椒面,这值得上级党委高度重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像乡镇干部,他们本身就处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直接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工作不免纷繁复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也五花八门,这些都需要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克服,需要我们的基层干部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付出艰苦的劳动,而如果我们的基层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如果都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找钱”上,用在如何化解历史债务上,他们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群众。
为此,各级党委应该对各个基层政府的债务来一个大排查,如果是某些干部的个人原因造成的,比如大吃大喝签白条,那么就处理那些干部,如果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跟干部个人决策无关,是当时的客观原因造成,而且一些债务金额巨大,远远超出乡镇的偿还能力,那么上级政府就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帮助他们化解财务的困难,让乡镇干部把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到他们的“主业”上来,用来做好乡镇工作,服务好群众上来。
乡镇干部如果“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都用到“找钱”,用在如何还债上,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值得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