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新浪网9月25日)
何为“吃空饷”?顾名思义,就是指不上班依旧领工资。实际上,一直以来政府部门中“吃空饷”现象就屡见不鲜,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富平县任副县长期间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财政局副局长罗世群儿子高中毕业后违规招工进入区财政局二级单位,而后上大学。。。“官仓鼠”顽症曝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有的地方追缴资金动辄上亿元。
实际上,一直以来整治党员干部“吃空饷”就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为何却是“屡禁不止、屡治屡冒”?这不,2013年河南省治理“吃空饷”,清理出2.2万人,查纠违纪违规资金1.19亿元。河北省今年加大“吃空饷”资金追缴力度,截至7月底,共追缴回资金上亿元,占应追缴额的55.12%。“倍增”的数字背后,是谁让“吃空饷”者有机可乘,让这颗“财政毒瘤”越长越大?
正如专家所说,“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一个单位的编制人数、出勤状况、工资发放情况都有账可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还是单位相关领导,难道不知情?”。因此,要整治干部“吃空饷”,就必须揪出“幕后黑手”。在笔者看来,要让整治“吃空饷”不再玩“潜伏”,形成常态化,就必须从源头禁止“发空响”,而“发空响”往往需要领导干部的点头同意。
所以说,只有揪出“吃空饷”背后的“幕后黑手”,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及党性觉悟,加强干部权力监督和约束,严肃相关责任人问责惩处,才能不让整治“吃空饷”变样走形,甚至在处理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吃空饷”,整治铲除这颗“财政毒瘤”。
作者: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