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首次晒出对收“红包”及购物卡的专项整治治理清单,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涉及金额5.2亿元,查处2550人,涉及金额2.5亿元。(10月10日新华网)
这样一份特殊的清单,表明了中央持续一年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但是清单中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反映了小“红包”背后的大问题。虽然各地平均上交的“红包”金额只有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例如:浙江省披露的数据表明,7000余人上交“红包”3300万元,人均近5000元;天津市披露的数据表明,370人上交10万余元“红包”,人均不到300元。但是就是这些几百元、几千元的小意思最后汇总就形成了5.2亿元的巨额资金。
这些“红包”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有借婚丧嫁娶之机敛财收取的礼金,也有巧立名目虚列支出违规发放的“红包”,还有利用手中权力向管理对象收取的“保护费”。“红包”及购物卡一直都处于灰色地带,由于金额小,长久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红包”虽小,但是反映出的问题却很大。逢年过节送红包表示祝贺本是一种传统,但是部分官员所收的“红包”已经变了味。有一部分官员借人情之名,行腐败之实,通过“红包”变相索贿、受贿,认为这是人情世故,法律管不着,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采用多隐蔽的受贿方式,这些贪官最终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也有一部分官员对于收取“红包”的危害性重视不够,觉得这是“潜规则”,而且“红包”的金额不大,随便收收没什么问题,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官员将权利与金钱画上了等号,就会慢慢走向一条腐败的道路,坠入犯罪的深渊。
此次特殊清单的晒出,表明“红包”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已组织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各地清查 “红包”及购物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笔者看来,对于“红包”问题,还是应该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不但要事后严肃处理,更要防患于未然。建立一套长效机制,要将官员手里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严格立法等手段明确:收“红包”也是受贿,送“红包”就是行贿。让官员们明白再小的“红包”都拿不得,拿了就会收到法律的审判,收的是的“红包”,断送的却是自己的前程。
作者:任云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