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民生情怀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
2014-10-20 19:17:51   财经导报   评论:0

  记者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工作轨迹后发现,从河北阜平到甘肃定西,从湖南湘西到山东临沂再到南疆,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和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是他心中始终的“牵挂”。(新浪新闻 10月19日)

  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不到1000元。顾家台村村支书顾叔军事后回忆:“我给总书记汇报了今后怎么干好工作,提出我们村子也要实现翻番奔小康。总书记马上说,你翻番人均收入也才两千,离小康还有很远距离。说这话时,他紧锁着眉头”。习近平总书记临上车前转身叮嘱顾叔军说,希望早日听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好消息。

  总书记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鼓舞,成为每个人心中永远珍藏的温暖记忆,习总书记时刻牵挂民生,更是为各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镜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在关注、重视、保障、改善民生成为执政要务的当下,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不仅关乎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高低,关乎可持续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民生”是杆秤,一头连着百姓的锅碗瓢盆,一头连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承载着亿万家庭的生活和富足,从中可以掂量出官员与老百姓在彼此心中的分量与地位。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看到,习近平在天津调研,深入群众和党员家中,同他们拉家常,详细询问生活情况和子女就业情况;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他走进生态水果产业基地,了解村里扶贫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村子他与村民们一起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收成和收入情况……

  朴实的一言一行,饱含着深情,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读后让人感动不已。

  我们的先贤们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成败时,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发人深省的真理。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党,无论是成立之初,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的背景下,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最大信任和支持。

  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经受住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原因。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尤应念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常怀民生情怀,是我们党员干部为官的基本品质。我们只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谋福祉,我们的党和人民就一定能水乳交融、患难与共,我们的执政之基就会更加牢固。

  作者:顽石

责任编辑:news  来自:财经导报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品格 民生 党员

上一篇:真心为民办实事让干群心贴心
下一篇:严交友是清白为官的基本要求

分享到: 收藏
焦点新闻
欧洲央行光说不练,QE讨论令欧元“乐极生悲” 工信部长会见诺基亚CEO谈4G发展:希望加强合作 树民俗新风 过绿色新年 新华社区倡导文明过年,不放烟花爆竹 节前禁毒正当时 四条毒虫连落网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