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当警惕“萝卜招聘”再现
2015-01-06 17:15:17   财经导报   评论:0

  昨日,在微博上抵制学校作家岗位竞聘的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师高晓涛,被校方口头宣布解聘。此前,校方曾要求竞聘“优秀作家”的教师,必须发表50万字以上文学作品,有八年以上工作经历,还要担任过中高级职位。对此,一同与其表达质疑的该校教师柴春芽质疑系“萝卜竞聘”,“为领导而设”。校方昨日予以否认,称竞聘方案系从学校整体层面出发、根据学校具体发展和要求制定。(南方都市报1月6日电)

  所谓“萝卜招聘”,是网友对“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年轻的应聘干部,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是有权的官员。“萝卜招聘”一词在网络上渐渐流行起来,是由于公务员“逢进必考”被执行得比较到位,事业单位就成了部分有权有势者安排子女和亲属的后花园。在用人单位组织实施的专业测试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打“人情分”的现象。“萝卜招聘”就是为有关系的候选人量身定制的招聘条件或者职位,来达到让关系户成功应聘的目的。

  尽管“萝卜招聘”的手段和用意全社会人人心知肚明,但是当事单位解释和回应起来都还是“理直气壮”,不是巧合就是程序合法。还有的因为“人才匮乏,急需人才”,甚至当地收入低很多人不愿来也成了理由。这里连“解决夫妻孩子两地分居”也搬了出来。

  不得不承认,“萝卜招聘”在当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一直是存在的,只是方式方法更隐蔽,更不容易被发觉。不容易被发觉,就给了事业单位更多的“操作空间”,然而一旦这操作空间大了,里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更容易被察觉。这样病态式的的发展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更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如今“萝卜招聘”不仅呈现了倔强的势头,甚至有点疯狂。

  为了杜绝“萝卜招聘”,坚决杜绝“量体裁衣”,除了要有严格的招聘程序之外,还要细化操作程序,比如作假者签了合同也不录,坚持“宁缺毋滥”,设置最低分,考试形式不搞“一刀切”,应聘人员过了笔试关,面试除了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外,还可尝试“说课”、“情景模拟”、“技能操作”、“答辩”等多种方式进行。萝卜应聘有关系,细化招聘可以将这种可能性压缩到最小,笔者坚信,萝卜招聘永远无法改变社会走向公平公正的步伐。(李碧清)

责任编辑:news  来自:财经导报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萝卜

上一篇:“高奶价”与“低奶价”的“矛盾”题怎么解?
下一篇:铁路,好样的!

分享到: 收藏
焦点新闻
欧洲央行光说不练,QE讨论令欧元“乐极生悲” 工信部长会见诺基亚CEO谈4G发展:希望加强合作 树民俗新风 过绿色新年 新华社区倡导文明过年,不放烟花爆竹 节前禁毒正当时 四条毒虫连落网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