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
众所周知,“吃空饷”人员给单位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长期占到位子不干活,领着工资不上班。这对在岗的人来说是严重不公平,引起大家的反感。同时,单位由于这些“吃空饷”人员占着编制但又不做事,其岗位上的活无人来做,只能通过招临时工或把工作分摊给在岗人员,例如,在一些乡镇的办事员通常都是身兼数职。此外,“吃空饷”引起群众对机关事业单位不满。让人觉得是“养虎为患”——一边吃着国家财政饭,一边又来抢“饭碗”,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实,“吃空饷”行为也不是没有治理,为何“吃空饷”依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只能说明制度存在漏洞。笔者认为,要治理“吃空饷”现象,一是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信息透明化,尤其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使想“吃空饷”者无机可乘;二是构建长效机制,细化日常管理机制,严格“选派锻炼、离岗学习、借调外出、请病假”等审批程序,从源头上建立在编不在岗问题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要“动真格”,把行政问责上升至法律层面。同时,需要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
作者:敬小苏